《他們的讀後感----來自高靈訊息的新「地藏經」》  作者:章成
 
新書「地藏經」,不知道大家是否讀完了?或是正在閱讀呢?
 
讓我們來看看別人的分享,也在留言版中寫下你的!
 
相信每一個人貢獻出一點點不同的角度,會帶給每一個人更圓滿的覺醒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 
《心得分享節錄》
Rita Hsieh:
「人生的第一個陷阱,是被愛」
~來自章成老師新書“地藏經” p44
 
從長大以來就一直覺得人生很苦,
所以才會有很多的追尋...
這句話,真的驚醒夢中人...
 
不明白這是個陷阱, 不知道還要 陷在療癒裡多久...不知道還要輪迴多少世 ,才能停止 “對他人討愛”...
 
原來....「無私的愛與奉獻,
只能夠從自己這裡“得來”]。
 
陳貴蕙:
對於P.49~P.50的體悟是,過去不論在家庭、職場,長期都深陷一種被傷害與陷害的被害者情結裡,傷痕累累。不懂為何總被親近的人,又或名為“朋友”的人所“害”。直到有天,我突然恍悟最重要也最關鍵的一步是“看懂”的智慧。一種看懂別人在幹嘛,為何對你好,又為何討厭你,那一切說的婉轉以及更多沒說的背後的智慧,那所有的起心動念。
 
我發覺「人生就是一長串,在超越任何血緣關係及情分外,不斷學習“看懂”及應對的智慧」,才足以讓自己好好活著。
 
當有天你都看懂後,過往一道道的傷痕,傷口不僅不痛了,甚而也悄悄轉化成一份份的禮物。而那些曾被我視為加害人的“壞人”,其實也就是要讓我成長的“老鷹”。
 
陳芳婷:
『真正的「黃金」,
是當你能在生活的各面向,
常常看到「感謝」,
你就會在很多面向上
去跟別人以愛流動,
你不會囤積,你是會去創造雙贏的。』~《地藏經》p.108
 
雖然囤積的行為表面上好像是會增加我們"想要的事物",但其實到最後會越囤積越匱乏,不流動的狀態也會讓人覺得自己只能孤軍奮戰很孤獨,可是如果有品嚐過雙贏的滋味,會發現我們根本不需要辛辛苦苦的去囤積甚麼,卻反而真的會擁有了更多~~~
 
江信慧:
以前也曾讀過古經文中關於投胎的歷程,內容可詳細到胚胎於第幾個月會長出哪些臟器肢體等等。但是這部新世紀的經典所述的投胎歷程立體鮮活,DNA、旋轉⋯⋯我簡直要說以前讀來死板的經書竟可變得像金庸小說一般好看!解釋自己如何從父與母的結合而來,令人大開眼界之外,又能鞭辟入裡。大推~
 
金精靈:
自以為生命很波折😂😂
發現
原來
一直都被身邊的人保護著💕
關於政治P.147
突然有所了悟
對於工作上遇到的「權威影響」也釋懷了許多…
在這樣的環境底下
往往被犧牲掉的是真正的弱勢
反觀
犧牲是一種成就/凸顯更需要被「看見」的人事物…
 
茉莉:
P.61
「其實,你是誰呢?
你就是那些
該做而還沒有完成的靈魂功課。
想知道自己的靈魂功課,
那就是去問:我為什麼苦?
這裡面所有的理由,就會帶你去看到你所有的功課。」
 
前陣子參加公司的一個活動,當天的活動是在山路中靜默而行,沿途設有幾個點,提出一些問題讓我們思考,其中一個問題是,關於「我是誰?」
當時我問自己:我為什麼在這裡?我之所以在當下那個位置是因為我的選擇,在裡面有我選擇的理由,是這些理由把我帶到當下的位置,而那些理由也正是我之所以「苦」。我沒辦法說,我不要這個苦,所以都放下,放下那些想望、放下那些想做還做不到的事…,這樣的話只會讓自己卡在生命的現場。既然這樣我就要好好面對去看我的功課,老實做功課,把「打勾」的一一「解勾」。
 
鍾嘉誼:想不透的、不知怎麼解決的、覺得大概是無解的那些議題,都可以在書裡看到高靈提出一些角度讓你去思考、反省。現在已習慣每晚睡前隨意翻開幾頁閱讀。睡前儀式現在除了塗香香的護手霜外,再加上閱讀這本書了,睡甜甜!
 
Vivi Chuang :佛家教派裡常說恐嚇的重罪輕報,所以不得不修持,不得不布施。生命彷彿是贖罪一般,說來道去都是相欠,讓人不寒而慄。在這本書裡是讓人覺得輕鬆自在,領略靈魂真正的意義。
 
Avis Bibiana Cheung :早前知道老師的書籍推出,已經急不及待先行閱完電子版,這次的內容與前作不一樣,以簡潔卻能一眼看出重點的字眼道出佛經之義...。
 
Alice Huan:他是一本最好的床邊故事,也將是這一生陪伴我最久,對我幫助最大的智慧語錄!
 
(想看更多的心得分享及交流嗎?請參閱原文底下的留言版面)
PS:
1.我們會陸續節錄部分的留言內容,增加在本文的後面,讓臉友點閱本文時能夠直接看到大家的分享片段。如您在本文底下留言,我們視同您已經同意這樣的安排。非常感謝您的分享!
 
2.章成老師的「地藏經」一書,獲選為台灣大哥大EBOOK平台的12月選書,本段影片為在台灣大哥大各門市與網路平台播放之書介短片。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mily 的頭像
    Emily

    Emily多重多元收入的理財路

    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